行业发展尚存短板 政府惠举仍待落地
贵州建筑业盼“扶上马、送一程”
来源:贵州政协报网络版 作者——李丽
2016年,贵州建筑业总产值完成2362.95亿元,同比增长21.3%、增速位居全国第一;增加值完成955.44亿元,同比增长14.6%。
身为建筑从业者,贵州省建筑装饰协会会长、贵州华顺鸿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勇对此颇感欣喜。几年前,他做了一次全省范围的建筑装饰市场专题调研,并拟向相关部门呈递有关推动贵州建筑业发展的建议案。几经磨砺,在民革省委协助下于今年初完成调研报告,满载着实现行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愿望。
贵州省委、省政府十分重视建筑业发展,专门制定政策推动全省建筑业做大做强、做多做活、做精做专。2014年,《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》《贵州省国家税务局关于支持加快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相继出台,廖勇认为是“贵州建筑业的幸事。”
同年4月30日,对贵州建筑业而言颇具历史意义的事件——全省加快建筑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召开。据悉,这是贵州历史上首次由省政府组织召开加快建筑业发展大会。
然而,行业受益于政策推动取得了发展,另一层面的现状也不可忽视。目前,贵州建筑业企业规模小、资质类别单一、等级低、市场竞争力弱、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突出,与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。
“进一步推动我省建筑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,优化产业结构,增强综合实力、竞争力,充分发挥行业对扩大就业、增加收入的促进作用,仍然大有可为。”廖勇表示。
本土企业:夯实内功正图强
“我的目标是,把企业打造成经得起风雨、耐得住考验的百年企业。”廖勇说,为此他不断打牢发展基础,企业创造了不少贵州装饰行业第一:首批获住建部批准的装饰装修壹级企业,首家获ISO9001、ISO14001、ISO28001、GB5043四个管理体系的企业,首家获国家级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的壹级企业。
作为本土企业代表,贵州华顺鸿腾一直发力拓展省内市场。2016年初,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1航站楼装饰工程圆满结束,廖勇稍稍松了一口气。这个大型工程,所有参建方都是“国字头”企业、省外知名公司,贵州华顺鸿腾是唯一的本土企业。
该项目招投标时“强手如林”,但廖勇“敢去拼一拼”,从开始贯穿始终的是“想给本土企业争口气”。贵州华顺鸿腾的设计、施工方案得到专家、业主评审一致认可,凭实力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;在施工过程中,面对时间紧、任务重、难度大等问题,公司派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团队,争分夺秒推进工期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,交付成果时广获好评。
今年初完成的多彩贵州城城市候机厅项目更显精彩。这是一个利民工程,贵州华顺鸿腾克服春节前材料采购、民工紧缺等重重困难,从中标到完成交付仅用时15天。“我为这些项目感到自豪,证明我们是能打硬仗、有实力的企业。”廖勇说。
“本土企业有资质、有能力,只要拥有机会,就会全力以赴。”廖勇表示,近几年随着贵州大发展带来的红利、潜力增多,省外企业纷纷入黔“淘金”,让他们有一种“大军压境”的感觉。“本土企业既要努力强身健体,也希望政府大力支持、政策适当倾斜。”他认为,贵州建筑业并没有坐等、而是寻求抱团发展,通过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提高自身素质,并谋求上下游产业链整合。
廖勇分析称,建筑是一个充分竞争行业,广大贵州从业者都在奋力拼搏;与外省企业相比,本土公司在售后服务、质保、相关配套等方面优势明显,若获得外部有力支持,一定会结出更丰硕的果实。
他建议,针对省内“高大精尖”项目、标志性建筑、重点建设项目及城市轨道交通、公路、水利、港航、电力、设备安装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勘察、设计、施工任务,建设单位应确保本省企业有参与投标的机会,优先考虑由本省优秀企业单独或通过联合体承担,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本省建材产品;扶持本省企业优先承接政府采用BT、BOT、EPC等投资方式的建设项目。
转型升级:提振产业加把力
“我省必须加快培育发展建筑龙头骨干企业,提升贵州建筑业的品牌竞争力。”廖勇说。
他认为,贵州应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结构调整,鼓励企业通过改组、联合、兼并、股份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强,发展集设计、咨询、施工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;积极推动银企合作,利用资本市场拓展上下游建筑产业链,着力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;坚持权利平等、机会平等、规则平等,消除各种隐性壁垒,支持非公有制建筑企业发展,充分激发非公经济活力、创造力;支持地方优势龙头企业加快发展,形成多点多极发展格局;引导中小企业做专做精,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强、科技含量高、市场前景好的专业企业。
同时,应支持大型骨干企业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发展,引导中小企业向特色专业企业转型,鼓励企业整合资源、晋升资质等级、拓宽业务范围、延伸产业链;扎实推进建筑劳务实体化,支持推行大型建筑机械、外脚手架、模板等设备材料租赁、安装、维护一体化,规范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、预拌砂浆企业;鼓励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延伸服务产业链,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全过程、全寿命周期提供管理服务。
“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。”廖勇表示,建筑企业要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理念,积极引进、培养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才,为可持续发展组建各类人才梯队:素质高、能力强的高层管理团队,有职业道德、执行力强的中层管理人员,技术精、业务强的一线施工人员。
从全省行业角度,廖勇还建议建立健全贵州建筑业人力资源培养、激励、管理机制,提升建筑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;推进实施省政府提出的建筑业人才培养“万千百工程”,营造人才成长良好政策环境,加快培育、造就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企业家队伍、专业人才队伍、高技能人才队伍。
根据“万千百工程”,贵州力争到今年底,培养10000名传统建筑工匠、1000名优秀建筑业项目经理、100名优秀建筑业企业家;每年至少有10000名建筑工人经培训取得建筑行业职业技能岗位证。
人才激励方面,获国家工程质量奖、国家级工法或两次以上“黄果树杯”项目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,可破格申报工程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资格;省内建筑业企业培养、引进的一级和不分级别的工程类国家注册执业资格人员,享受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待遇,可直接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。
此外,贵州要求办好建筑职业学校、高校土建类专业,加强面向建筑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,支持有实力的施工企业建设建筑劳务基地;对符合条件的,授予其作为全省建筑业生产操作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基地。
他山之石:江苏经验可借鉴
“有投资就有建筑业。”廖勇认为,2015-2016年宏观政策推动投资力度加大,对今年的贵州建筑市场十分有利。
“实践证明,要实现建筑业稳定、健康发展,一味地强调监管而缺失对发展的引导、领导是片面的,应该加强领导与加强监管并重,深化行政管理、审批制度改革,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、优化审批流程、提高审批效率。”廖勇说。
他举例称,江苏是全国公认的建筑大省,之所以能多年走在行业前列,与当地政府一直关心、重视建筑业发展密不可分。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江苏省政府就支持各市、县组织成建制队伍,以“建筑民兵师”名义远赴大庆、新疆参与建设;计划经济年代,又协调铁道部为输送江苏建筑工人开通“民工”专列,省里主要领导到深圳、上海、北京等地出差时,都会去江苏籍建筑工地视察、看望建筑工人。
新世纪以来,江苏省政府每五年就出台一个关于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文件,指导建筑业发展壮大。2015年7月1日,江苏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建筑业工作,听取省住建厅汇报全省建筑业发展情况;随后,住建部门制定出台“十个一”工作方案,推动建筑业创新发展、转型升级、绿色施工,引导建筑企业全面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巩固江苏建筑“铁军”品牌,不断提升境内外建筑市场的竞争力、占有率。
“江苏省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举措,支持江苏建筑业近十年的各项指标排名全国首位,‘十二五’以来每年增速都保持在15%以上,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”廖勇说。
他认为,贵州建筑业既要向先进地区、行业先行者学习取经,更需政府及相关部门“扶上马、送一程”,通过多方发力聚指成拳,培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。
贵州华顺鸿腾作为唯一的本土企业,参建了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1航站楼装饰工程。